天启七年(1627年)八月二十二日,病魔缠身的明熹宗朱由校奋力克制着身体的痛苦,命人召来皇五弟信王朱由检到乾清宫。面对即将离世的哥哥,朱由检的心中不禁涌起一阵悲伤国融汇通,他在床畔跪下,泪水如雨下,眼中闪烁着无奈和哀伤。
长期沉浸在无知昏迷状态中的朱由校,难得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清醒。他艰难地伸出手,紧握着弟弟的手,微弱地说出了人生的最后一句话:“吾弟当为尧舜!”话音刚落,他的头一歪,便悄然离世,享年仅23岁。信王朱由检随后即位,改元崇祯,承载起大明江山的重任。
崇祯继位仅几个月国融汇通,就迅速采取措施,将魏忠贤的党羽一举铲除,阉党之祸逐步疏解,令朝廷和民众感到振奋。整个大明王朝仿佛重新焕发了生机,百姓们互相传颂着这个好消息,欢欣雀跃,纷纷感叹大明即将迎来明君治世的曙光。
然而,谁也没想到,面对接踵而至的天灾人祸,崇祯却频频做出昏庸之举,国政无方。对于昏暗的朝堂,他表现得冷酷无情,对百官毫无恩惠,竟用狠毒的手段消灭政敌,短短时间内便杀掉了51名高级官员。无论是无能者还是有才能的人,统统遭到清洗,最终朝廷只剩下一群唯唯诺诺的庸官,领导层的高效甚至受到很大影响。
展开剩余49%面对小冰河时期带来的粮食减产,甚至出现绝收的严重局面,崇祯对地方官员关于救灾的奏疏仅仅淡淡批复“知道了”,既不下令强力救济,也不允许百姓流离失所去乞讨。那些逃离故乡的百姓被视为流民,往往遭到就地枪毙,这难道不是要让他们死在饥饿的绝境中吗?结果整个北方响起了农民起义的号角,一场绝望中生存的农民军最终和朱明王朝一起走向毁灭。
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(1644年4月25日),崇祯皇帝选择在煤山自缢而亡,标志着明朝的终结。十七年的时间,上天给予了他这段时光,然而他却将大明的江山葬送了。当年创业的朱元璋,仅用15年便打下了天下。
“吾弟当为尧舜!”这句他的哥哥天启皇帝临终前留下的话语,既是期待他以仁义之道治国,维护朝廷各方势力的平衡,更寄望于他成为一个仁君。可惜的是国融汇通,崇祯在临终前却依旧未能领悟这句话的真正含义。
发布于:天津市盈胜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