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字号餐饮企业如何推陈出新?近日,在上海市“劳模工匠助企行”徐汇专项行动现场,来自各行各业的10 位劳模工匠与徐汇区三家餐饮老字号企业的代表围坐一堂,通过实地参观、座谈交流、“匠心会诊”等丰富形式,为老字号企业“把脉问诊”。他们提出的“三好三饱”等金点子,让老字号企业代表们颇受启发。
活动由市总工会、市商务委指导,徐汇区总工会主办。第一站,大家首先走进乔家栅淮海店,一款“咖啡配包子”的创新组合吸引了很多顾客的目光。淮海店负责人表示:“我们希望通过‘一中一西’的搭配,既留住老顾客,也吸引年轻人。”这一创新尝试,折射出老字号在新时代谋求转型发展的积极努力。当然,创新之路也不一定总能一帆风顺,有时会困难重重,例如黄金地段往往与租金高、毛利低的痛点相伴而生,且老字号企业往往还会受到机制的限制和品牌形象老化的影响,导致难以吸引新的顾客群体,即使追赶潮流上网推广,也面临“成本高、效益不高,只能赚个吆喝”的尴尬。
面对老字号的痛点,劳模工匠们纷纷提出自己的金点子。“上海工匠”陆亚明的建议令人耳目一新:“老字号要做到‘三好’——好吃、好看、好工艺,实现‘三饱’——手机吃饱、朋友圈吃饱、自己吃饱。”另一名“上海工匠”郁慧则建议:“消费平台的点评分数是企业线上形象的重要窗口,一定要重视平台运营,用‘颜值经济’吸引年轻群体。”其他一些劳模也建议“组建专业线上团队”“要让人才有归属感”“可以尝试跨界联名”等。
一场持续两个多小时的“匠心会诊”,既有点上的精准把脉,也有面上的系统指导。来自市商务委直属机关党委的余振东说:“对企业反映的政策与渠道问题,我们将带回去认真研究。”徐汇区总工会副主席屠刚也表示,此次专项行动对老字号品牌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很有意义,形式新、效果佳,区总工会未来将组织更多来自全市的劳模工匠走进各类企业,为企业问诊把脉开处方,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。
盈胜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